辽沈晚报-北国网
您当前的位置 : 辽沈晚报 >> 幻灯
居民盼垃圾分类设施物尽其用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 编辑:赵璐璐 2024-08-20

  在沈阳市于洪区南阳湖街碧桂园小区A区,一个绿色垃圾分类智能箱早已锈迹斑斑。 本报记者 金国建 摄

  个别垃圾分类驿站不分类,成摆设,有的成了停车的车棚;一些“智能箱”因年限较长已经损坏,分类管理难以实现;“四分类”简化为“两分类”,清运垃圾时甚至一车装……

  2021年5月,《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全市上下为垃圾分类做出了诸多努力,大量的分类驿站、智能回收箱等设施投入使用。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设施设备老化,部分驿站和“智能箱”等垃圾分类设施的使用情况令人担忧。

  小区居民:

  “从设在这儿就等着慢慢变老”

  “这箱子可能是废弃了吧?没见过有人扔垃圾,更没看见有人从这儿收垃圾。”沈阳市于洪区南阳湖街碧桂园小区,从A区西门进入园区后,在右侧绿化景观内,一个绿色垃圾分类智能箱已经锈迹斑斑。小区居民表示,虽然“智能箱”存在已经好几年,但依然很陌生,没使用过,也不会使用,“从设在这儿就等着慢慢变老。”

  不久前,本报接到读者反映,居民对该小区内这个垃圾分类智能箱表示困惑,“咱们知道现在‘垃圾分类’全社会都在提倡,但得把事做实,‘智能箱’不能往这一放就不管了。”

  8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注意到,读者所指的这个“智能箱”位于进入小区西南门左侧的绿化景观中,虽然有效避免了对小区出入口交通的影响,但藏在花草树木围绕的甬路边,位置也过于“隐蔽”了。

  走近这个垃圾分类智能箱,记者注意到,整个箱体为黄色,大面积锈迹斑斑。正面有5个绿色面板,每个面板配有投放口和垃圾清运使用的柜门。5个投放口分别对应玻璃、织物、金属、纸类、塑料5个分类。但是5个垃圾投放口的盖板状态已经全部失灵,其中一个盖板丢失,另外几个全部为敞开或半敞开状态。

  “智能箱”中间位置有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下方有二维码和一个扫码窗口,再下方还有一个可以交递物品的窗口。然而不知是没有通电,还是故障原因,显示屏是熄灭的,且在周围记者没有看到通电的线缆。

  从投放口向内望去,箱内的确有一些脏破的衣物、塑料瓶等投放,但都为随意、随机投放,丝毫没有“分类”。

  “可能已经废弃了吧。”记者随机采访园区内的小区居民,大家都对这个垃圾分类智能箱表示很陌生,“智能箱”设在这已经好几年了,“通没通过电?完全没有印象。”

  设立的第五个年头

  “智能箱”还能不能继续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20年,沈阳市于洪区凡700户以上的小区根据户数在小区内配置1套或多套可回收物全智能分类箱和有害垃圾容器;低于700户的小区进行整合,本着科学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小区外公共区域集中设点实现共用,全区采购全智能分类箱302套,实现104个社区461个小区智能设备全覆盖。

  在设立的第五个年头,碧桂园银河城A区内这个“可回收物全智能分类箱”是否还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是因故障暂停使用,还是已经废弃?

  记者看到,在这个“智能箱”公示牌上显示,其编号为YHX0197,责任单位是“宋氏集团”,留有具体管理人的联系电话。记者拨打电话后,该“管理人”表示早已从该单位离职,“公示牌”是最少3年前更新的。对于这个“智能箱”是否还能使用,对方表示并不清楚,“可能使用的居民少,清运的也少。”此外,“智能箱”侧面还有一个名为“于洪区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的二维码贴纸,但扫码之后仅能显示一串不明代码。二维码下方有一个400开头的“区环卫联系电话”,拨通后显示为沈阳贝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女工作人员表示对“垃圾分类”的事情并不了解,“我们不是于洪环卫,但我们能联系到,400电话是转接到我手机上的,我还没有到公司,一会儿到公司我让同事给你回电话。”几分钟后,记者接到一名男子电话,对方表明身份,“我是于洪区垃圾分类办的。”记者说明情况后,询问对方,这个“智能箱”是否已经废弃,对方表示:“我得找人查一下再回复你。”

  宋氏集团:

  该“智能箱”已报废2年半

  8月15日中午,一位自称“宋氏集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复,经过现场调查了解,该编号“YHX0197”号的垃圾分类“智能箱”已经报废2年半以上,之所以一直没清运走,是因为废弃的“智能箱”仓库里已经堆满,“没地方放了”。对于群众的反映,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与相关部门沟通,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点,将该报废“智能箱”撤走。

  在记者追问下,工作人员坦言,这个报废的“智能箱”是该园区内唯一的垃圾分类“智能箱”,并且在报废停用后也一直没有新设备补充。至于清运后是否会重新设置,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会。

  四个桶为何只剩下两个?

  上周,记者来到沈阳市大东区民强小区,在东边城街16-1号门前看到,这里有一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旁边的宣传板上写着“2019年7月,民强小区启动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目的是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站内的宣传板详细列明了“生活垃圾四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居民可以按照垃圾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垃圾回收桶。但驿站内仅有黑色和绿色两个垃圾桶,即仅可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这里和单元门前的垃圾桶几乎无异。

  一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垃圾驿站建于2019年,当时驿站内有智能回收箱,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可以分别投放,但使用率并不高。前年小区改造,驿站仍处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动,后来居民们发现,没用上几年的垃圾分类箱不知何时不见了,宣传板也丢到了一边,分类驿站几乎成了摆设。

  负责清运的工作人员称,分类箱损坏严重,底都掉了,被拉走了,“院内的工程还没彻底结束,是否再设置就不清楚了”。

  记者看到,紧临的吉隆小区内也有一处分类驿站,棚内同样只有两个颜色的垃圾桶。记者从周边几个小区看到,清运人员分别将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全部倒入同一辆清运车内,虽然桶可以区分垃圾的不同,但最后还是会“集合”到一处。

  垃圾分类驿站成了车棚?

  大东区老瓜堡三小区在临近北侧的马路有两个出入口,东侧出入口处设有一个垃圾分类驿站,建有3米多高的钢制棚,高大气派,里面一个垃圾桶也没有,但也没完全闲置,成了居民停放电动车或自行车的挡雨棚了。

  而西侧出入口处的垃圾分类驿站规模与东侧的相同,但比东侧的好了许多,这里有垃圾分类宣传栏,还有绿色、黑色两个回收桶,旁边停着一辆三轮车。

  一位居民称,垃圾分类宣传很久了,但真正做好确实不容易,“建这个驿站投入也不小,但起到啥作用了?这不等于白白浪费钱吗?也都象征性地作记录,分与不分区别不大,到最后装到同一辆垃圾车里,就是看个笑话”。

  大东区旭升小区内垃圾分类设施齐全,有分类驿站、环保屋和智能回收箱,但记者尝试多次,智能箱显示屏上也没有找到扫码操作的提示。仔细翻看各垃圾投放口,里面大多是空的。

  小区居民称,普通老旧小区老年居民较多,智能箱几乎没有人会用,“从来没看到有人往里面投过东西,更不会换什么积分,有点易拉罐就再走50米到旁边的废品站直接卖了,费那个劲呢”。

  大东广场内建有一个大型垃圾分类驿站,堪称豪华,不仅规模大,现场还可以直接将积分兑换成洗洁精、香皂等礼品,旁边还有一处垃圾分类宣教馆,全面展示低碳生活新时尚。

  一位每天到公园健身的市民称,垃圾分类好处多多,毋庸置疑,但这个分类驿站宣传作用要大于实际作用,“真的希望更多的人到宣教馆里走走,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实”。

  本报记者 吕洋 金国建 文并摄

辽沈晚报-北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辽宁日报社 主办 辽沈晚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