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阿春报道 织密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网络、强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是辽宁省2025年生态环境系统环境安全的工作重点。截至去年底,我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8.4%;15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35个,占比90.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我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今年,辽宁将持续紧盯涉危废企业、涉尾矿库企业、危化品企业、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化工园区、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段、入海河流与排污口、港口码头等重点区域,立即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截至去年底,我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8.4%,其中,国考26个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生态环境部门对已完成整治且正常排水的规模以上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全部进行监测,实现对重点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全覆盖。
截至2024年底,全省5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水质持续稳定向好,Ⅱ类水质的水源达到26个,比上年增加6个,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15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35个,占比90.0%,超过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目标11.3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不仅如此,目前,我省已经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通过实行上下游双向补偿、增加总氮考核指标、健全完善考核体系等措施,充分调动流域上下游地区治污积极性,形成责任清晰、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促进陆海统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及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