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朱柏玲报道 日前,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在沈阳开展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管理调研工作,现场观摩企业自主建设的智慧食堂食安管理系统,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通过立法先行推动“全链条溯源体系建设”。
据悉,校园食材电子化追溯管理既是辽宁省深化“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打造校园食材采购公开、透明、质量安全可控的重要抓手。此次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沈阳市市场监管局、沈北新区市场监管局、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等召开座谈会,深入沈阳启明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国字菜篮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快一餐饮有限公司及道义第二小学幼儿园等单位,了解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各类学校食堂承包托管、食材采购加工的经营模式和大宗食材供应品类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校园大宗食材全流程各环节进货查验规范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追溯管理工作。通过立法先行推动“全链条溯源体系建设”,拟纳入《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通过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监管效能,简化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溯源工作流程;通过开展学校食堂常用食材品类标准化分类研究;通过研究规模以上食堂托管、食材供应和集中配送企业大宗食材溯源信息数据对接技术标准。
相关新闻
事关校园食品安全 辽宁发布校园提示
春季开学临近,日前,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示。
提醒学校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各项制度机制,加强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以及承包经营行为的管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开学前的风险隐患排查。
学校食堂及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严格执行食品及原料进货查验制度。要全面盘点库存,清理过期食品。农村、偏远地区等要坚决杜绝室外、野外冷藏存储食材。
对食堂的设备设施、工具用具以及餐具等全面清洗和消毒,同时要整治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加工制作环境和就餐环境。
对冷藏冷冻设备、消毒设备、供水设备、“三防”设施等设施设备全面检查维护,保障正常运转。
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加强人员健康管理,确保健康上岗。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 31654—202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有关要求规范操作,严格做好关键环节过程控制。
中小学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芸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本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