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燕报道 随着秋季的到来,尽管气温有所下降,但蚊虫活动依然频繁,其繁殖高峰期并未结束。蚊虫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烦扰者,更是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传染病防制部的技师贾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市民,秋季防蚊仍然不能松懈,并分享了防蚊灭蚊的相关知识。
首先,环境治理是控制蚊虫数量的关键。蚊虫的生命周期中,卵、幼虫、蛹三个阶段均需在水中完成,因此,减少积水环境是首要任务。市民应填平可积水的坑洼,清除小型积水容器如缸、罐、盆等,并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或喷洒灭蚊幼剂。
其次,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灭蚊灯、电蚊拍等捕杀蚊虫,以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等物理屏障。
化学防治方面,可在蚊虫停落的表面进行滞留喷洒,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每两周一次。若蚊密度较高,可采用超低容量空间喷雾。在蚊虫密度高的家庭环境中,使用杀虫气雾剂可快速灭蚊。
个人防护也不容忽视。在蚊虫活跃时段,如傍晚和清晨进行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并在裸露部位使用驱蚊剂。
最后,贾贺提醒,市民应留意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蚊媒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治疗。
尽管秋季蚊虫活动有所减弱,但为了有效降低蚊虫叮咬风险,防止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市民仍需采取必要的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