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边检总站援藏民警刘彦龙(右一)在全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执勤戍边。
1月9日早上,外国旅客对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竖起大拇指。
1月7日,营口鲅鱼圈边检站民警开展重温入警誓词等系列活动。辽宁边检总站供图
2025年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辽宁13个对外开放口岸、200余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辽宁边检总站移民管理警察一如既往坚守岗位,守护着国门边境平安。
于他们而言,警察节既是自己的节日,也是守护国门口岸的每一个日常。他们为祖国的边境平安筑起安全屏障,也用每一件暖心警事让警民情谊更深更暖。
沈阳边检站民警:
服务旅客让工作快乐而充实
1月9日早上,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陈文秋快速来到2号通道,协助旅客采集指纹。又一个警察节在岗位上度过,充实而快乐,陈文秋说,看到旅客或带着归家的喜悦,或带着出游的兴奋,总是让工作变得愉悦。
“除了返乡的中国旅客,外国旅客的数量也明显增多。”记者从陈文秋口中了解到,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沈阳口岸外国旅客数量延续了去年的大幅增长态势,有望在1月份再创增长新高。近年来,沈阳边检站和沈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达成共识,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外国友人来沈的通关举措,落实以来,外籍旅客满意率达100%。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沈阳推出了大东北经典“10日游”规划,不少外国旅客慕名而来。“故宫、中街是必玩景点,建议您去北市场感受一下东北的庙会文化。要是想吃正宗的沈阳鸡架,我给您推荐几个我常去的小店。”人群中,陈文秋向几位马来西亚籍的旅客介绍沈阳的游玩项目如数家珍。
海上巡逻民警:
4小时巡航体验“冰火两重天”
1月9日早晨7时,冬日的大连港海风凛冽,“中国边检21411”巡逻艇上,警旗迎风飘扬。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船艇执勤一队民警张艳凯登上巡逻艇。8时整,巡逻艇驶离海岸,张艳凯与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大连港是终年不冻港,冬季也有船舶作业,锚地巡航全年无休。”张艳凯介绍,船艇执勤队每周常规2-3次出海巡航任务,此外还随时有临时任务,尤其到了春节前等重要节点,巡航频率也有所增加。
海风扑面而来,带着水汽擦过脸颊,民警们的面罩上很快结了一层冰晶。而机舱内的温度与室外仿佛“冰火两重天”,狭窄的房间内灯光昏暗,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时刻在耳边回响,这里是张艳凯工作的地方。“冬天还好,夏天机舱常达40多摄氏度。”张艳凯边说边仔细检查着船艇管线、配电箱等设备。
4个多小时巡航归来,张艳凯没有休息,他留下对船艇设备进行常规保养。做完收尾工作已是下午两点,回到休息室,张艳凯打开保温盒,享受着迟来的午餐。休息过后,他又将投入新的工作……
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民警:
警察节更要守护在百姓身边
在奋进与感动的故事里,基层民警的身影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走过酷暑寒冬、大街小巷,在无数次的相遇与相助中倾情察民意,倾心解民忧,倾力护民安。警察节到来的日子里,他们依旧忙碌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
1月7日上午,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合作区大队前阳边境派出所结合辖区群众上街赶大集、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组织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防骗宣传。“这个是AI换脸诈骗,这个是AI换声诈骗,都是新型的典型诈骗方式。”一上午,他们接受群众咨询2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余份,300余名群众跟着学习了反诈防骗顺口溜。
在丹东新区国际商贸城,国门湾边境派出所每天派出2组执勤警力,为前来参加“购物节”的市民游客守护平安舒心的购物环境。该所运用“四所一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调处2起装修纠纷、3起债务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遏止在源头。
安民边境派出所、商旅边境派出所则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提醒大家注意冬季用火用电安全。1月8日,商旅边境派出所还通过视频监控查询,帮助一名群众找回遗失在马路边的手提袋,找回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7个。
当天下午,新兴边境派出所收到群众张某从沈阳寄来的感谢信,对民警石立涛帮其父母堆草垛的事表示感谢。“全心全意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这就是基层民警最好的节日礼物。”
1月9日,振江边境派出所举办庄严仪式。全所民警面向警旗,右拳紧握再次宣誓。随后,民警们前往辽宁边境东端的浑江口“红心奉献”党性锤炼基地实地学习。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讲述着从边防战士到移民管理警察的坚守与传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的戎装变换,不变的是那份守护国门的初心。
辽宁援藏民警:
在海拔最高边境检查站戍边报国
“爸爸,警察节快乐。我为你自豪!”手机振动,辽宁边检总站援藏民警刘彦龙在海拔4900多米的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执勤区收到儿子从2300公里外的沈阳发来的节日祝福。
寒夜,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肆虐;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沙尘。此时的刘彦龙身着厚重的执勤服,身姿挺拔,对着缓缓驶来的车辆抬手示意停车,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检查完毕,还不忘温馨提示:“路况复杂,请注意行车安全。”
2023年7月,刘彦龙来到了这个全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一年半以来,刘彦龙已参与查验进出边境管理区车辆5万余辆、人员19万余人、参与车辆事故救援7次、救助因恶劣天气受困群众30余人、深入牧区开展普法宣传和走访慰问10余次。
前段时间,刘彦龙半夜执勤时,一只棕熊突然闯入执勤区域徘徊。而无人区巡逻途中,能看到高原鼠兔欢快跳跃,藏羚羊悠然吃草,凶悍的野牦牛气定神闲。高原戍边让刘彦龙深深体会到守护祖国边疆安宁的神圣使命与无上自豪。
在马攸桥边境检查站,刘彦龙充分发挥专长,全程参与“智能查验系统”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以高标准拟制完成建设方案。智能查验系统建成后,勤务压力显著减轻,查验更快速全面,采集录入高效,比对上传精准,成功实现了检查站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营口鲅鱼圈边检站:
移民管理警察擎旗巡逻
1月7日,辽宁边检总站营口鲅鱼圈边检站组织民警开展重温入警誓词、向警旗致敬、与警旗同框等系列活动。据介绍,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鲅鱼圈边检站探索实施《等级勤务岗位工作清单》,完善4类15种应急处突预案,深化“边检+出入境+N”合作机制,精准施策保障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个泊位对外开放。
当日,该边检站民警在码头擎旗巡逻踏察,增强移民管理警察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幸福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边检力量和智慧。
大连边检站:
开展12367服务宣传
1月8日清晨,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举行升旗仪式。随着警旗冉冉升起,站内全体民警向警旗敬礼。
当日,该站还举办“12367·助您出入境”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解答群众咨询的方式开展宣传。民警向群众讲解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务平台是统一受理移民管理领域业务咨询、意见建议等服务诉求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中英俄日韩多语种、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同时制作了《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宣传小视频,在出入境大厅大屏幕进行滚动播放。大力宣传12367服务平台,让更多群众了解和使用12367服务平台。韩国籍旅客徐在镐用韩语向民警表示,讲解得很详细,服务态度也很好。
通讯员李尧 马健 鞠鑫 桂子云 本报记者 吕洋